煙草業的影響力遠不僅止於巧妙的公關活動及針對目標群眾的廣告,畢竟絕大多數成功的企業都在做同樣的事。那麼,煙草商的影響力為何如此深具危險性?他們為什麼如此臭名昭彰?為何現今所有的「惡劣」行業都被拿來與它們相互比較?
我們何不讓煙草商的高管為自己發聲來回答這些問題?
簡而言之:一切都以賺錢為目的。
「煙草商教戰手冊」聲名遠播,或者我們應該說臭名昭彰。該手冊是煙草商用來持續賺錢的各種方法之總合,即使必須面對公眾對於其所導致之死亡與疾病的憤怒。這些方法甚至被其他希望能持續賺錢的產業採用,例如大型石油公司及大型科技公司,因為有證據顯示這些公司正在傷害大眾。789
那麼,這些煙草商教戰手冊中臭名昭彰的方法有哪些?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些:
對許多人來說,煙草商的操控和欺騙已成為遙遠的記憶,也許只是煙草商高管於1990年代在國會作證的模糊印象,而煙草商在2006年曾因違反敲詐勒索法而被定罪(敲詐勒索代表某企業一直以強制、欺詐或其他方式進行非法商業活動)、向兒童及少數族裔推銷,以及就吸煙的危害向公眾撒謊。1920
繼續向前快轉幾年:成人和青少年的吸煙率及煙草商的利潤都在持續下降,一直到進入大煙草商的電子煙時代,他們再次登場!煙草商使用同樣的老伎倆和老套路試圖迷惑我們。到了2016年,每家大煙草商公司都至少擁有一種電子煙品牌。2122該產業聲稱電子煙是為成年吸煙者「減少傷害」的工具,即使研究大量揭示出電子煙對健康的眾多危害。23 他們的電子煙創造能吸引全新世代年輕人的電子煙流行病。24
讓我們將數百萬兒童現在可能因吸食尼古丁而造成大腦長期損害暫放一邊,來看看這種所謂「減少傷害」的說法。252627 煙草商所謂減少傷害的騙局其實並不新鮮,電子煙只是煙草商一系列減少傷害騙局中的一種營銷手段。從香煙濾嘴,到聲稱低焦油和低尼古丁產品,再到無煙的煙草產品,這些所謂其產品會減少傷害的聲稱,一直到後來才被揭露只是讓大眾對這些危險產品上癮的另一種策略,這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煙草商是否真的認為營銷電子煙產品,是一種能幫助大眾擺脫煙草商其他產品所造成傷害的方法,而且還真能奏效?坦白說,當你把這段話大聲說出來時,聽起來實在很荒謬。
最近,煙草商甚至更進一步善加利用新冠疫情造成的壓力時期操控大眾。煙草公司利用政府的「居家防疫」社交媒體主題標籤來推銷電子煙,有些煙草公司則參與以疫情為主題的電子煙及香煙促銷活動,例如購買煙草產品就免費贈送口罩。28 因此,在疫情期間香煙的銷量在20年來第一次上升,即使吸煙會增加新冠肺炎導致重病和死亡的可能。2930313233
煙草商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他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賺取利潤,因此向公眾撒謊、資助自己的研究,並貪婪地將兒童當作目標群眾,繼續不斷地販賣奪人性命的產品。現在是時候應該追究他們的責任!
煙草與尼古丁產業聲稱電子煙「更安全」。3435 但它們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如砷、鉛和甲醛。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是時候清醒了。